2020年2月2日,是時光年輪中平凡的一天,也是特別的“對稱日”,更是特殊疫情阻擊戰中的“攻堅日”。
天蒙啟明我便到辦公室,配一碗老壇酸菜泡面。
7:56,案管室匯報“留置場所人員全部落實駐點管理,每天4次體溫測量和全面消毒,運行安全有序”后,要求必須加強辦案、陪護等人員管控,禁止無關人員接近留置場所,所有口罩、酒精等防疫物資優先保障。每天要與專案組成員碰頭,掌握留置對象情況,確保安全。
全面掌握督查情況,是避免監督“落空”的有效途徑。“會議室要開窗通風,請各位隔空就座。”8:45,聽取有關單位工作情況匯報,為紀律監督提供參考。
“背街背巷的小食店、小商小販管控不到位……”區政府督查室羅主任直指存在問題。隨后,區市場監管局匯報,“目前供應正常,物價穩定,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發放完畢,已做好長期供應準備。”我認真記錄每一項工作,這雖是一次工作匯總,但更像一次用監督互通機制督促市場穩定的特殊“約談”。
“無死角”的再監督,是確保各級黨組織帶領群眾打贏防疫阻擊戰的重要抓手。9:55,我聽取了各督查組的匯報。李主任帶領的督查組認為,“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明顯。”“鄉鎮紀委扎實履行監督責任,全區共取消各類喜事、禮節走訪等活動652場次,但防疫宣傳力度不夠……”楊副書記如是匯報。聽完匯報后,明確圍繞區委“排查、監測、關停……”等十個關鍵詞,結合督查組發現的問題立即展開再監督。
紀檢人,這群特殊的“逆行者”,在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下,自制口罩直沖一線,從來沒有半句怨言。
10:50,我們出發前往六順鎮、思茅港鎮,81公里省道,用時70分鐘。中途不打招呼檢查那棵落村檢測點,4名駐守防控隊員中有3名黨員村干部,旁邊火盆中滿滿的碳灰就是他們通宵排查人員、測量體溫的工作記錄。
12:45,到達六順鎮政府后,我們直接檢查疫情防控指揮部,并提了工作建議。利用午餐時間了解鎮上企業對2月9日之前禁止復工通告的落實情況,要求對從浙江金華返回水泥廠的9名企業管理人員居家觀察并落實包保。
13:33,我們沿途檢查思茅港鎮交通沿線防控情況,發現礦山路口車輛、人員檢測不嚴格等問題,對鎮黨委書記、工作人員進行了嚴肅批評,并要求立即整改。
順著顛簸的山路蜿蜒而上,來到了茨竹林村委會,幾名村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正在發放物資。我們獲悉鎮黨委對村醫在疫情防控期間失職失責問題,采取的問責村黨總支、村委會主任、辭退村醫等措施很及時,導向作用非常好。
得知瀾滄縣發現確診病例的同車人員已隔離觀察,家人已落實居家管理,每天2次體溫檢測等情況后,我沉默未語,心中仍有一絲擔憂。
進發思茅港港口途中,安排人員處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典型問題警示通報工作。
碼頭上已無船只往來,我要求港口社區進一步加強碼頭管控,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,增強自我防控意識。
17:20,看到在一線堅守的思茅港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精神狀態很好,更加給了我信心和力量,心懷感激之余,更不忘叮囑他們:“一定保護好自己”。
17:45,返回思茅城區途中,我電話聽取了鄉鎮督查情況匯報,對存在的問題提出“工作決不能松懈、監督決不能松弛”的要求。
18:30,路過六順鎮南邦河村時,我了解到有40多頭野象正在群眾家附近活動的情況,我叮囑南邦河村所有工作人員要做到防控疫情、防野象“撒野”兩不誤。
20:00,在全區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上,我匯報監督組立足“監督的再監督”,重點監督聯防聯控、主體責任等方面的落實情況,傳達了市紀委監委對3起失職問題通報,通報了對村醫失職失責問題“一案雙查”情況。
22:36,電話聽取分管案件的王副書記和專案組的工作匯報,“李某某的筆錄已完成,外圍取證準備就緒;譚某涉及公安的違法問題已協調對接,準備移交;目前婁某交待問題避重就輕,建議加強突審……”我特別交待務必抓好留置場所和專案、陪護人員的安全穩定。
20200202,是千年一遇的“對稱日”,我無暇欣賞沿路的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,放棄了與家人的年節浪漫。
時鐘轉至0:00,洗澡,關燈,睡覺。
一天的奔波讓我很疲憊,卻難以立即入睡。想想在一線值守的人們,想想已多日沒有回家的戰友,想想因醫用物資短缺而自制口罩的同事,想想湖北武漢的同胞,想想防疫一線的解放軍,作為曾經的一名軍人,我的內心感慨萬千。
我隨筆記錄了今天的工作,以此紀念這場不平凡的戰“疫”。這場戰“疫”,紀檢人與群眾“逆行”,雖不是最美,但依然雄壯;紀檢人與病毒斗爭,雖不在一線,但從不缺席。我始終堅信,戰勝病毒指日可待。(普洱市思茅區委常委、區紀委書記、區監委主任 石劍武)